中国瓷器文化(中国瓷器文化读后感)

中国瓷器文化

中国瓷器文化为了让中国的商品更符合当地需求,东印度公司早早就开始为中国的工匠提供加工图样。例如,英国东印度公司在17世纪末要求中国的工匠加工一些带有欧洲风格图案的瓷器,以迎合欧洲客户,而英国公司将家具模型运到中国制作漆器的做法在18世纪初达到了顶峰。这样就形成了另一个中国感兴趣的制造地。总之,这些带有中国艺术印象和技法的欧式图案,以及欧洲生产的那些打上欧洲风格烙印的所谓中国图案,是为了迎合欧洲人的口味而诞生的,是文化交融和变异的结果。对欧洲人来说,它们都是那个时代异国情调和理想生活的表达, 他们通过一个不同的和夸张的中国形象来表达。比如18世纪中期传入欧洲的中国玻璃画中,常见的主题是中国富有的男女在阴凉处悠闲自在地生活,或者是中国仕女坐在花园或木叶中,带着贵族闲散的忧郁表情,专门用来吸引欧洲买家。这就不中国瓷器文化难理解了,当时的英国等欧洲已经产生了大量富裕而悠闲的中产阶级,而法国那些被剥夺了政治特权但经济上依然富裕的贵族们则聚集在宫廷里,无聊地把浪费时间作为自己的最高追求。这些国画其实迎合了欧洲上流社会的追求。

中国加工的很多瓷器上也装饰有欧式的幸福,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乾隆时期纹章瓷的装饰变化。1735-1753年,素色藤或花藤装饰最多;在1750-1770年,这是一个显著的洛可可装饰;1770-1785年,变成了缠绕藤蔓的铲形盾牌;1785年后,铲形盾牌开始镶嵌在蓝黑边框和金星上;在1795-1810年,它变成了一个被深蓝色钻石图案包围的圆圈,而在1765-180年。从中国进口的瓷器在造型上也是为了满足欧洲人的需求。比如英国公司中国瓷器文化订购时以英国银器为范本,这种趋势在云干时期最为兴盛。这样,欧洲人看到的是中国瓷器还是欧洲器皿?这是中国人还是欧洲人的生活方式?

(0)
上一篇 2023年 10月 29日 下午11:31
下一篇 2023年 10月 29日 下午11: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