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老瓷器鉴定中心,龙泉瓷器属于什么窑?
龙泉窑,龙泉窑因在今浙江龙泉县,故名,属我国南方青瓷系统。创烧于北宋早期,南宋中晚期进入鼎盛时期,至明代中叶以后渐趋衰落
南宋龙泉窑怎样鉴定南宋龙泉窑的足底特征是什么?
南宋龙泉窑的足底特征是淳朴,器底厚重,圈足宽阔而矮,具有稳重感。
南宋龙泉窑施石灰碱釉,釉层厚,柔和淡雅。南宋胎色白,深中泛灰。除继续生产北宋原有器物,出现了八卦炉、鼎式炉、奁式炉、盆、塑象、渣斗、胆式瓶、五管瓶、龙虎纹瓶等等,五管瓶腹部呈多节葫芦状,瓶上部的竖管, 三至七管都有,以五管多见。
碗、盘器底较厚,挖足一般很浅,圈足宽矮,外底露胎。装饰以刻划花为主,线条花口五出,花口下碗壁凸起五条直线,碗内刻云纹的较多,也有内划“S”形纹饰的,碗心印阴文“金玉满堂”或“河滨遗范”四字的也较多见。
龙泉黄釉稀少吗?
龙泉黄釉稀少,龙泉窑以烧造青瓷闻名于世,其釉汁透明,釉色淡青中微带灰色。北宋早期龙泉窑器物皆为淡青色釉,釉层透明,表面光亮,色泽青中泛黄,釉色有失纯正。后期,龙泉窑早期的淡青釉瓷器已经停烧,这时改烧青黄釉瓷。釉层薄是因为还原气氛控制不好,致使釉色优劣不一。
明代龙泉真品特征?
一、明代早期龙泉窑瓷器:1、胎质鉴定:
比较精细,精品胎色白中微闪灰,胎质细腻厚重,相比元代胎体较厚。
2、釉色鉴定:
施满釉,盘、碗器底一般不施釉,也有如元代圈足底部留有刮圈垫烧痕的。釉色青灰,釉薄而透明,釉面光泽度很强,滋润匀净,釉色绿中微泛黄。
3、造型鉴定:
器物以盘、高足杯、菊瓣纹碗、玉壶春瓶、执壶、盖罐多见,高足杯的足较高,制作精湛,造型精美,人物雕塑多仿宋元。
4、纹饰鉴定:
有竹节装饰,一节或多节,挖足粗率且较浅。纹饰有人物故事及花托吉、福、寿、金玉满堂等字。器表多有刻划花装饰,图案构图疏密得体,刻花精细。
5、支烧工艺:支烧方式呈多样化,根据器类不同,装烧方式也不同。足端刮釉,涩圈,或垫饼垫烧。支烧印痕浓艳,是火石红。
二、明代晚期龙泉窑瓷器:
1、胎质鉴定:
粗品胎顶淘洗不精,质地粗糙。制作不精细,胎体特别厚重,尤以底部为甚,所见多为碗、盘类制品。
2、釉色鉴定:
釉色多绿中闪黄。器皿仍采用满釉刮圈垫烧,但工艺较粗,常见的有直口深腹碗等。
3、纹饰鉴定:
装饰以印花和刻划花为主,图案纹样有器外壁的瘦长菊瓣放,内里的花卉纹,以及颇有特色的印花历史故事、二十四孝人物等。其中人物图多印在器内壁,由于制作较粗,印花纹样常有模糊不清之感。
4、造型鉴定:
有玉壶春、盖罐、碟以及出现一些形制较好的新器型。
5、支烧工艺:底是露胎,成褐色或红棕色,支烧卯痕不明显。
明代早期龙泉窑瓷器仍保留着宋元风格,跟元代龙泉窑瓷器有很多继承的关系。明代晚期龙泉窑瓷器器型笨拙,工艺粗糙,施釉较薄,釉色偏黄,因而到清初以后逐渐走向衰落。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