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青花瓷器鉴定耿宝昌,青花瓷的收藏首选是什么?

导游郎学习青花瓷的主要参考书是耿宝昌的《青花瓷鉴定》,读书百遍的基本功是有的,个人认为,青花瓷收藏应该首选永宣青花。理由如下:

1、永宣青花是青花瓷的高峰,在青花瓷烧造历史上堪称稀世珍品。其多姿多彩的造型、浓重明艳的呈色、超凡脱俗的纹饰,被后人赞誉为“发旷古之未有,开一代之奇葩”。

宣德青花瓷器鉴定耿宝昌(青花瓷的收藏首选是什么)

2、永宣青花和元青花的主要瓷器用的是苏麻离青料,苏麻离青料在成化以后基本上就不用了,另一种说法是到宣德末年就用完了。只要研究清楚苏麻离青料,寻找永宣青花和元青花就比较容易了。

3、虽然有些至正型元青花可能更珍贵,但元青花没有永宣青花容易得到认可。古玩圈有一个魔咒:凡是学术界有定论的“存世仅有几件(枚)”,就很难让专家们认可新出现的东西。其实那些所谓“民间没有元青花”,元青花存世仅XX件“”,也就是坐井观天的说法罢了。

4、苏麻离青属低锰高铁类钴料,青花呈色浓重青翠,色性安定,因为苏麻离青含铁高而含锰量低,在适当的火候烧造下呈现出蓝宝石般的鲜艳色泽,还会出现银黑色四氧化三铁结晶斑,即“铁锈斑痕”,俗称“锡光”。苏麻离青线条有晕散现象,纹理中或青料凝聚处有随机分布的乌黑而浓重的结晶斑,结晶斑呈浓黑的松烟墨色,浓重处或浓聚处下凹且深入胎骨,迎光侧视或以手抚摸可感觉有凹凸不平状。

你认为现今的古陶瓷鉴定采用的专家眼学鉴定科学吗?

平心而论,如果是有真才实学的并且以物论物,正直公心不虚伪,无私心杂念不做金钱俘虏,尊重古代文物不做历史罪人太,这样的专家是可信的,鉴定方法应该也是科学的,但也难免会有失误。目前各种仪器分析检测也存在片面性和误差。只有眼鉴与机鉴互补,来提高鉴定准确性。

如何正确的认识瓷器?

古瓷鉴定需要综合分析判断,首先从造型纹饰绘画制作工艺判断属于那个朝代风格特征。不过现代新仿也会按古瓷的风格特征制作,如手工拉胚成型,手工绘画纹饰,柴煤小窑烧制力求逼真。鉴定古瓷必须从“细节”开始,仿品制作工艺绘画的纹饰一定会有一些细节被仿制者忽略。古瓷经过了数百年的岁月沧桑肯定会有老化痕迹遗留在瓷器上,新仿古瓷没有数百年的岁月的洗礼就不可能有这样的老化痕迹存在,这就给我们提供了辨别瓷器新老的佐证。

一下几件古瓷标本供大家参考。

明代人物纹青花高足杯釉面完整气泡被微生物入侵形成的老化变色气泡。

还有古瓷曾经埋葬地下被某种化学元素侵蚀老化在釉面留下的结晶斑。

被某种化学元素侵蚀所留下的结晶斑是多种多样千姿百态的。

釉面结晶斑像是“大丽花”。

结晶斑像是水面初冰。

釉面结晶斑像是盛开的“菊花”。

古瓷釉面形成的结晶斑在同类古瓷上大致一样,不同窑口不同程度所形成的结晶斑也有所不同,只要关注古瓷微观老化痕迹鉴定就会有更多发现,藏友如果想了解更多联系我共同探讨。

件件价值连城的永乐瓷器鉴赏?

大家还记得鉴宝节目永乐热水瓶瓷器吗?因为瓷器上的落款及瓷器的形状象热水瓶被众多鉴宝专家嘲讽。鉴定为仿,此前亦有文博专家鉴定为真品,也被当作瓷器鉴定的十大笑话,认为鉴定专家无能。永乐热水瓶瓷器真伪至今还有争论,最近,本人看过金星主持的一档节目,就有北京大学专家证实永乐热水瓶形状瓷器确为真品。从我收藏到的一组永乐瓷器比较,我个人也认为永乐热水瓶形状瓷器应该是真品。从瓷器落款上看,如果真品可能改写永乐谥号明成祖是嘉靖年追封的历史!

时间大约七九年,本人师傅因公出差,具体什么地方已经记忘了!有一天师傅闲逛,看到一老者穿着简单,挑着一筐瓷器,大概十几件瓷器,老者牙齿大部脱落,年龄大约七十多岁,汗流夹背,气喘吁吁,坐在树底下纳凉,师傅因为一直喜欢收藏,便和老者搭讪,老头说肚子很饿,师傅便领老者到附近小吃馆,师傅叫了一大碗面,老者狼吞虎咽,师傅说慢慢吃,不够叫老板继续下面,老头吃了三大碗面,低价把瓷器卖给师傅,老头又说家中还有很多,师傅和老头一起回家果然有很多瓷器,玉器。后来师傅筹款把老头家中瓷器玉器全部收购带回。其中一部分就是下图,约三十多件。大家看看落款,热水瓶瓷器和下面应该是一人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