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窑瓷器鉴定特征,河南有什么特产?

洛阳

杜康酒、洛阳牡丹、洛阳宫灯、洛阳唐三彩、孟津梨

开封:大京枣、花生糕、包公豆儿、马豫兴桶子鸡、长春轩五香兔肉、兰考葡萄、百子寿桃、朱仙镇木版年画、汴绣、汴绸、宫瓷仿制品、套四宝。

鹤壁窑瓷器鉴定特征(河南有什么特产)

安阳

天花粉、双头黄酒、内黄大枣、安阳“三熏”、安阳玉雕、安阳狗皮膏药、道口烧鸡、道口锡器、彰德陈醋、糖油板栗。

南阳

平舆白芝麻、南召辛夷、唐河桐河鸭蛋、山茱萸、方城丹参、南阳烙花

三门峡

卢氏连翘、嵩县柴胡、灵宝大枣、苹果

商丘

永城枣干、水城辣椒、民权白葡萄酒、张弓酒、南瓜豆沙糕、景家麻花。

郑州

特产总结如下:新郑大枣、河阴石榴、中牟大蒜、郑州樱桃、嵩山绵枣、荥阳柿子、新密金银花、中牟西瓜,还有黄河鲤鱼。

许昌

禹州钧瓷、汝州汝瓷、鄢陵腊梅、烟草

焦作

怀山药、怀菊花、怀地黄、怀牛膝、金银花

原阳

原阳大米

信阳

毛尖茶、固始鹅

周口

胡辣汤

开封

兴盛德花生、开封小笼包、汴梁西瓜、汴秀、菊花

中国古代第一位军师是谁?

军师作为一个职务,产生于东汉、三国时期。三国时期郭嘉被曹操封为“军师祭酒”,也就是首席参谋的职务;刘备封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军师将军”等职务,类似于总参谋长。按照军师这个职务功能来讲,平时时帝王的老师,战时就是参谋作战的人都是军师了。

第一位军师的话,我这里推荐给大家两位符合条件的人选,并考证下他们是否符合军师候选。

伊尹辅佐商汤,灭夏兴商。

一、伊尹生平。

伊尹原来的名字是伊挚,出生于空桑(现在河南杞县附近),夏朝末期的商国人。空桑这个古地名源于在山东西部、河南东部、安徽和江苏的北部在三千多年前有大片的桑树而得名。伊尹是个弃婴,被采桑女捡回,有莘氏的王收留了他,并交给自己的厨师收养了他。因为捡到他时,在伊水附近而得姓“伊”。辅佐商汤建国后,被封为尹,相当于丞相的职位,故此后人称他为伊尹。(中华厨师之祖伊尹)

有关伊尹的记载主要是殷墟甲骨文,春秋战国和汉朝的史书,记载比较零散。不过通过零散的记录也能了解伊尹的生平。如《列子.天瑞》中记载:

“伊尹生乎空桑。”

《墨子.尚贤》中记载:

“伊尹为有莘氏女师仆。”

在殷墟的甲骨文中记载了伊尹和大乙共同祭祀,这里的大乙就是商汤了,可以想见伊尹当时的地位了。

伊尹的后世名头很多,首先它是中国厨师的鼻祖,独创用鼎调和五味,也就是老子所说的“治大国如烹小鲜”,来源于伊尹。伊尹还是帝师、巫师、巫医、政治家、军事家。这些都是来源于先秦时期文献和甲骨文零星的记载,由于时代久远,只有甲骨文存世。

二、辅佐商汤,灭夏兴商。

伊尹成了商汤的老师,商汤用伊尹做了自己的臣子。《孟子》中记载:

“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

伊尹是商汤的老师,后来成为臣子。伊尹教授商汤治国的方略是尧舜之道,百姓安居乐业,国富民强。商国也在诸侯国中逐渐强大起来,得益于伊尹的辅佐。

伊尹曾经在夏朝桀王的宫廷任职,他了解到,桀不体恤民情,搞得是民怨沸腾。知道夏朝灭亡的日子不远了。为了更详细的了解桀的内部情况,他结交了呗桀抛弃的王妃妹喜,了解了夏朝的内部的虚实。《竹书纪年》中记载:

“命扁伐山民,山民送女于桀,二人,曰琬、曰琰。后爱二人,……而弃其元妃于洛,曰妺嬉(喜)氏,以与伊尹交,遂以亡夏。”

伊尹是利用间谍的高手,也是鼻祖。后世诸多兵家都对其推崇备至。

商汤经过十一次的征伐,消灭了周边不少忠于夏朝的小王国。为了试探夏朝的军事实力,伊尹让商汤停止对夏朝每年的纳贡。夏王桀,勃然大怒,起九夷之兵准备攻打商国,伊尹让商汤纳贡给夏朝,不要与夏朝正面冲突。这是伊尹试探夏朝的政治军事盟友,夏王是否能调动同盟军队。第二年,伊尹再次停止纳贡,夏桀王再次征调九夷,九夷却没有参加。这次商国和夏朝打了一仗,结果夏王朝大败,随即灭亡。

伊尹应该是最早做着类似于军师和帝师的职位,辅佐商汤建立了商王朝,不过记载相对较少。

姜子牙辅佐周武王,兴周灭商。

由于《封神演义》的传播,姜子牙也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了,在民间有很多传说。周文王姬昌在渭水找到他时,亲自抬着姜子牙出山,共行808步,的周王朝享国808年。这些都是传说,和真实的姜子牙相去甚远。(周武王姬发剧照)

一、姜子牙,又名姜尚、吕尚,号飞熊。他的祖先是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劳,被封在吕地(河南南阳),到姜子牙时,已经沦为平民了。姜子牙曾经在商纣王的宫廷了做官,他感觉纣王无道于是辞职,游说于诸侯,一直没被重用。一日姜子牙垂钓于渭水河畔,周文王擅长卜卦,一日外出狩猎占卜了一卦。《史记》中这样记载:

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 ,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於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於渭之阳,与语大说,曰:“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

意思是这次狩猎得到的是周国霸业的辅佐之臣。这也就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典故的由来。西伯侯姬昌和姜子牙是同乘一辆车回西岐的。(姜子牙剧照)

二、纣王对西伯侯姬昌非常不放心,囚禁姬昌在羑里,在贡献了诸多财物和美女后,姬昌才脱身回国。他和姜子牙策划周的发展计划,打算推翻商纣王的统治。姜子牙提供了详细的计划,对内推行德政,吸引百姓来到西岐,联络对纣王不满的诸侯,劝说他们向商朝纳贡,这一举措使商纣王对周国的戒心放松了。同时姜子牙秘密训练军队,为推翻商朝统治做准备工作。

在周文王公平解决了虞国、芮国的国土纠纷,被诸侯所称道。周文王还讨伐了崇国、密须和犬夷,这三个国家经常侵略周边的诸侯小国。诸侯们大都依附周国,这也是姜子牙的功劳。(姜子牙手持《六韬》雕像)

周武王姬发继位后,“师尚父”姜子牙,也即是帝师兼任相父了。纣王将商朝著名的贤臣箕子、微子、比干等人杀的杀,囚禁的囚禁,同时商朝的主力在讨伐东夷部落,国内空虚。周武王和姜子牙认为时机成熟了,率兵伐纣,响应的诸侯达到了八百多家,会师于牧野。纣王紧急调集自己的部队和在京城的奴隶组成大军对抗,这支军队却临阵倒戈,纣王逃回朝歌,自焚而死。大周建立后,商朝的王族箕子东渡朝鲜,建立了箕子朝鲜;纣王的儿子武庚被封在商朝故地;姜子牙封齐国。

三、姜子牙是兵家之祖,齐国兵圣、中华武祖。著作有《六韬》,又称作《太公六韬》、《太公兵法》、《素书》,对中国军师思想的形成有巨大贡献。唐朝唐肃宗时期,为姜子牙建立“武成王庙”,又称“武庙”、“太公庙”。供奉姜子牙,历朝著名的64位名将站立在他的两侧。宋朝时期,加封姜子牙为“昭烈武成王”,下属的64将进行了增减。元代以后姜子牙被神化,成了封神演义的主角色,不过里面的情节是真的。(《六韬》图)

伊尹距今已经有三千多年,具体史料相对比较零散,好多的事实是拼接起来的,好多人也不熟悉,传播力度也不够。而姜子牙的史料相对丰富的多,他的事迹也为古代人所认同,现在也有很多人认同姜子牙。

我个人比较认同中国的第一位军师是姜子牙,你觉得呐?

山西长治瓷窑技艺高超?

亦文亦物谈古迹艺术:讲一讲山西长治八义窑烧造龙床的故事

(谢邀,本文约990字,阅读需时4分)

八义窑,在晋东南长治的浊漳河沿线,窑址就位于八义村,故名。据考证,八义窑创烧于宋代,方圆十里范围内,瓷窑足有108座之多,蔚为壮观。这里主要以烧造民用器为主,黑、白釉、仿钧窑、红绿彩是它最大的特色,被誉为耀州窑系中的一朵奇葩。

1、红绿彩与仿钧窑

在历史上,长治是富庶的宝地,传承悠久,文脉源长。金代八义窑红绿彩,是当时非常了不起的创举,规模大、产量高,品种多,发色、效果俱佳,与河南、河北、山东的红绿彩比,更胜一筹。在这种瓷器基础上,加上黄彩、黑彩的搭配,形成了早期的五彩瓷器,这是中国古代五彩和斗彩瓷器的雏形之一,是源头。

相比之下,八义窑的仿钧窑就要差一些,长治市博物馆中现在还存有一些钧瓷残片,与河南正宗相比,它的胎体较薄,圈足宽,质地坚,灰胎,釉层薄,质地不够细腻,釉色中的红色暗,不够明亮,与河南安阳、鹤壁相比还稍差一点。

2、金代烧造龙床的传说

关于山西长治八义窑,还一直流传有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公元1130年,金兵攻陷潞州,金人听说八义窑烧造的红绿彩瓷器颇有造诣,早已是垂涎三尺。为讨好后方的太宗皇帝完颜晟,前线大将特命八义窑窑工烧造“龙床虎枕”。龙床必须能睡人,虎枕务能舒适入眠。历经数年,八义窑的虎枕倒是真烧造了不少,个个光鲜夺目,朝廷大员无不羡慕索取,可唯独这皇帝的龙床偏偏烧不成。

为逼迫窑工拼命创新,窑工们整日担惊受怕,老窑工以身祭窑,窑厂女纵身火海,都无济于事。历经上千次失败,老窑工的徒弟终于发明了“支点法”,完整的将龙床烧造了出来。就在停火出窑的头晚,小徒弟流下了难过的泪水:为了这劳什子,师傅命丧黄泉,爱人香消玉殒,世道不公以万物为刍狗,烧成之后还不知有多少人要为此遭殃!他惊忧之下,连夜掩埋了瓷窑,背起包袱远赴江西景德镇,从此再也没回来,龙床的烧造工艺便从此失传。

据传,长治的田秋平先生曾对八义窑做过探测,据他的说法,金代烧瓷城至今尚完整保存于地下,里面是不是真有瓷器龙床?可以肯定的是,受制于工艺能力,大型瓷器非常难烧造成功,更不要说方形的异形器,龙床是否真有其事?抑或这仅仅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都只能静待后人来解答。

关注【亦文亦物】看更多顶级古建、古迹艺术、经典人文

画面突出的瓷器是哪个年代的?

黑釉凸线纹瓷器在北宋时期便已经出现,在山东淄博窑、河北磁州窑观台二期等出现了少量宋代黑釉凸线纹双系罐和碗等器物。

鹤壁集遗址第二期以及山东磁村第五期出土凸线纹瓷器颇为丰富,主要器形有罐、瓶、碗、钵、壶等。地层年代均为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