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青龙瓷器鉴定,六月指的是哪六种?

通常称:荷月、伏月、焦月、署月、烦暑、溽(rù)暑、精阳、遁月、天贶、极且月、荔月。

荷月:六月三伏赤日炎炎,许多植物在酷夏的灼烤下无精打采,只有荷塘中的荷花亭亭玉立,精神抖擞,因而,便称之"荷月"

伏月:俗话说:三伏之中逢酷热,意思是三伏乃一年中最热的天气。由于三伏中的初伏、中伏大都在六月,所以六月被称为"伏月"。

焦月:指农历的六月,因六月赤日炎炎,万物渐焦,故得名。

指旧历六月。因其在一年中气温最高,故称。 清 厉荃《事物异名录·岁时·六月》:"《尔雅》:'六月为且。'按且月,或云:'一作焦月。'六月盛热,故曰焦。"

暑月:六月的记忆,是和酷热相伴的,东风消停,大地如蒸,小暑、大暑节气也大都在六月,人们把六月称之为"暑月"。

烦暑、溽(rù)暑:在闷热、潮湿的天气中,人们的心情也会因此而烦躁不堪,所以六月别称"烦暑"、"溽暑"。

遁月:从古到今,人们总是想尽各种办法避暑,成为"遁月",遁是避开的意思,六月即避开酷热,寻找清凉,还是人们在六月的心愿。

天贶:江南梅雨季节一过,家家户户在六月初六天贶节这天开箱倒匣,把衣服、书籍拿到露天曝晒,以免霉烂。称"天贶"。"贶"是"赠、赐"的意思。

精阳:六月精阳 ” 六月21,22,23日是每年夏至日期,《黄帝内经》说:阴气或阳气盛到极点就叫至(冬至,夏至),阴气或阳气平分就叫分(春分,秋分),夏至是阳到了极点,所以叫精阳,就是纯阳。

极且月:指农历六月。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元和郡县补志》:"今《补志》所刊序下,有 卢 氏自记岁月云:' 乾隆 四十年青龙在乙未极且月。'极且月者谓六月,是月建癸未也。以月阳配月名,自《史记》'月在毕聚'之文始,好古者多用之。

荔月:六月近秋,渐渐伴着瓜果的成熟,个中翘楚便是令妃子乐得合不拢嘴的荔枝,所以六月又称荔月。

乾隆青龙瓷器鉴定(六月指的是哪六种)

三国演义中作者所描写的青龙偃月刀?

赤兔马,青龙刀,这两样东西已经和关羽融为一体了。但是历史上的关羽并没有这两件宝贝。

但是是不是青龙偃月刀真的就没有呢?当然不是。历史上青龙偃月刀是确实有的他出自宋代《武经总要》中的“青龙掩月刀”

别看宋朝经常被少数民族欺负,但是宋朝的军事装备无论质量和数量都是一流。两宋有很多的好武器,比如 神臂弓,床子弩,钩镰枪,鞭,等(钩镰枪和鞭不是宋朝的,但是宋朝用的多)等!

但是青龙偃月刀是不是宋军战场的主要武器呢?很遗憾不是!青龙偃月刀的有两个缺点使他注定和战场无缘。

第一是是重,天下武功无坚不摧,唯快不破。青龙偃月刀肯定没有八十一斤,但是也不轻。太重挥舞起来太费体力,还没杀敌人,自己先累死了。就算你力气稍微大一点,但是你挥舞一刀的时间,人家都捅了你三枪了,你感觉你还能活吗?

第二是太华丽,生产起来太繁琐,不适合批量生产!你打造一把青龙偃月刀,别人都造出五件武器了,时间长了军队的后勤跟不上。

参考苏联和德国的武器,德国一辆虎式坦克可以毁掉17辆T-34坦克。但是德国生产一辆虎式坦克,苏联可以生产20辆T-34坦克。

那么青龙偃月刀的作用是干嘛的呢?它有两个作用,第一,装饰就是有什么重要会议的时候,会有类似仪仗队拿着他出行,因为他好看嘛!

第二,就是军队训练的时候用他,考武举的时候参加武举的考生需要舞它!因为他重,那着它训练可以提高士兵的体力也可以显示一个人的实力。但是战场上是看不见它的身影的。

如何分辨紫檀的真假?

不识庐山真面目!小心商家造假欺骗,教你认真正的紫檀!

紫檀别名“青龙木”,属蝶形花科,亚热带常绿乔木,高五六丈,木质甚坚,色赤,紫檀木入水即沉。紫檀是是红木中最高级的用材。是一种颜色深紫黑的硬木。最适于用来制作家具和雕刻艺术品。用紫檀制作的器物经打蜡磨光不需漆油,表面就呈现出缎子般的光泽。

据史料记载,紫檀木主要产于南洋群岛的热带地区,其次东南亚地区。我国广东、广西也产紫檀木,但数量不多。印度的小叶紫檀,又称鸡血紫檀,是目前所知最珍贵的木材,是紫檀木中最高级的。常言十檀九空,最大的紫檀木直径仅为二十公分左右,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

紫檀木种类

紫檀木是红木中的极品,那么常见的紫檀木有哪几种?大家认识紫檀木首先要知道的一点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紫檀只有小叶紫檀,也可以称作檀香紫檀,不过这可不是紫檀木的唯一种类哦!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金星紫檀

金星紫檀并不是代表一种紫檀木,而是代表紫檀木的一种特征,是指紫檀木手串经过打磨后每一个棕眼孔内都有金星金点闪烁,像是满天星斗,真正的金星不会因为长期盘玩而消逝,反而会越盘越亮。

刺猬紫檀

刺猬紫檀虽然名字与紫檀沾边,但是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紫檀木,也不属于红木,而是所谓的非洲花梨木,取名为刺猬紫檀不过是商家误导消费者的幌子。

鸡血紫檀

鸡血紫檀和金星紫檀一样,都是代表紫檀木的一种特征,这种紫檀木的颜色不仅仅是紫色,而且还带有非常不规则的大面积血色斑条,仿佛是用手随意涂抹形成的,因而形象的称之为鸡血紫檀。

大叶紫檀

大叶紫檀与小叶紫檀有着本质区别,但是又经常被大家误认为小叶紫檀,大叶紫檀实际上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紫檀木,其本质为卢氏黑黄檀,属于黄檀属,商家之所以将其俗称为大叶紫檀是为了误导消费者。

小叶紫檀

小叶紫檀又称檀香紫檀,这种紫檀木是所有紫檀木种类中品质最上乘的,可以制作高档的家具、雕刻工艺品、佛珠首饰等,余料也可以用作制作檀香的原料。是真正的檀木,也是檀木中的佼佼者,很是珍贵,享誉世界。现在市场上出售的小叶紫檀首饰,除了三大名檀外,多为民间古老的制作粗造小叶紫檀家具而贩制,大部分为假冒小叶紫檀商品,这点尤其要注意。

紫檀木的鉴别方法

贵为木中之王的小叶紫檀,非数百年不能成材,资源的稀缺让其贵比黄金。事实上,正宗的小叶紫檀难觅,商家们却充分利用人们对紫檀的追崇,以檀之名,让人混淆不清,像黄檀、红檀,绿檀,大叶紫檀等。且由于小叶紫檀的“身价”奇高,让很多造假商妄想滥竽充数,从中渔利。

那么面对形形色色的“檀木”,我们该如何保持雪亮的眼睛呢?那么接下来小编带大家辨识一二。

曲线美的牛毛纹

小叶紫檀特有的牛毛纹,弯曲是特征。

小棕眼

紫檀木生长周期极其长,动辄五六百年,才长成那么一小根,所以就细密,导管就小,导管的横切面即棕眼,就小。大?大就不对了。没有,也不对。小棕眼,小,才是特征。

密度、克重和油性的关系

同样体积,质量越重,则表示密度越大。克重,是来体现小叶紫檀密度的尺度。一般都要用台秤来称一下。

而同样体积,密度差在哪呢?差在油性、差在细密度。新料和老料细密度不同,油性不同。

沉水

小叶紫檀必须沉水,但是沉水的不一定是小叶紫檀。

密度大,质量大,必须沉水,但沉水不能做为小叶紫檀的鉴定标准。沉水的木材很多,即便有些木料达不到小叶紫檀的密度,也会沉水。

油性

油性好的小叶紫檀,就容易盘出好包浆。谈油性,其实是谈包浆。就是珠子经过盘玩形成的氧化层。

油性会顺着木质的导管,从棕眼渗出来。油性好的新珠子,放上一晚,或几天,再拿出来,一上手,就会有阻滞感。油性,是通过手感体现的。也能通过色泽体现出来。

掉色

古代没有染料,尤其是红色的染料更稀缺。怎么办?小叶紫檀磨粉,是可以做成染料的。 小叶紫檀的染色能力极好,所以用小叶紫檀在白纸上一划,就能留下颜色。

荧光

木质好,油性好的小叶紫檀,在打磨加工后,表面形成的一种通透感的荧光。且不会因为盘玩而消失。这种木料,放入清水12小时后,比如晚上放入早上去看,如图,水中有一种泛着蓝色的荧光。(荧光,在珠子表面就有,水浸后水里也有。这是一种破坏性的鉴别方式,浸泡完的珠子,损伤很大。)

声音

小叶紫檀是高密度的。所以撞击的时候,有清脆的响声,不会发闷发沉。棉花和棉花撞击,玻璃和玻璃撞击,声音是不是不同?原因是它们的密度不同,所以撞击后震动的频率也不同,因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

光泽

表面自然,光泽柔和,绝无贼光。通俗说,就是绝对不会有奇异的光。 绝对不会突然特别反光,特别亮。因为它是自然的东西,是木质,有什么木质会突然特别亮吗?紫檀木又不是金属,不是珍珠,更不是钻石,如果特别亮,那么,多是有问题的。

金星

金星的本质,就是树木的“血管”在几百年的生长中,吸收上来的地下的矿物质的沉淀物。以前并不是衡量小叶紫檀价值的标准,只是近年来的热捧。千万不要迷恋金星,金星是可遇不可求。利益驱动,所以有十星九假之说。一旦有星,都不用说多星,更不用说满星,爆满金星,只要是有金星,市场价都会在1000以上。1000以下,除非关系非常好,可以拿到进货价。否则多半都是假的,且造假手段百家争鸣。真货不一定都有星,有星的也不一定都是真货。金星,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味道

小叶紫檀不是香料。所以,小叶紫檀几乎没有味道。不会有香气,更不会有酸气。如果有酸气,要么是别的木质,要么就是染料染色后留下来的化学气味。

生长轮

生长轮其实就是年轮。松树、榆树、柳树这些都是一年长很多长很快,所以年轮清晰可见。 但是小叶紫檀生长极其缓慢,木质极其细密。5年才长一轮,一轮又非常细密,就像千层饼一样。层数特别多,特别细,像纸一样,比纸还薄。300年才长碗口那么粗。600年也就是一个两个大碗那么粗,就是大料了。它的生长轮,非常细密不明显,明显的肯定不对。

小叶紫檀家具

看完了真么多鉴别小叶紫檀的方法,是时候让我们来看一下真正由名匠制作的珍贵的小叶紫檀家具。

中国的很多明清时期家具流传下来的寥寥无几,而在这寥寥无几里,经的住岁月的考验,经过战火的洗礼,随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这些古董家具,慢慢的通过的拍卖的形式呈现咋世人面前,并且一发不可收拾,这些紫檀家具在拍卖的的过程中屡创新高,让世人重新认识到中国的明清家具,不仅仅只是家具,它还是一件非常美的艺术品。

接下来,小编将带你欣赏12件世界上最贵的紫檀家具。

▲清代紫檀高浮雕九龙西番莲纹顶箱式大四件柜

▲御制紫檀木雕八宝云蝠纹“水波云龙”宝座

▲清代御制紫檀雕云龙纹宝座

▲清代紫檀雕西番莲“庆寿”纹宝座

▲清代紫檀龙纹御案

▲代鱼龙海兽紫檀笔筒

▲清代紫檀透雕巴洛克风格宝座

▲清代御制紫檀木嵌“延年”龙凤纹古玉壁御题诗插屏

▲清代紫檀束腰西番莲博古图罗汉床

▲清代紫檀雕西番莲大平头案

▲清乾隆/嘉庆御制紫檀雕兽面龙纹条桌

▲清乾隆 御制紫檀掐丝珐琅蓝地百宝嵌四季花卉屏风结语

紫檀木在国内并不很常见,其主要产地并不在我国,由于其生长周期长,而且物种珍贵,所以紫檀木制作的家具富有艺术感,但价格比较昂贵,这也是檀木家具的赝品在市场上盛行的原因。所以大家在购买檀木家具时,一定要慎重并提前了解真正紫檀木的鉴别方法,以防上了无良商家的当。

鲁班园-致力于提升中国家居设计与制造水平!平台围绕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实现传统家居生产向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为家居制造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的互联网服务平台。

龙虎山历史背景?

龙虎山志》载云:“山本名云锦山,第一代天师于此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因以山名。”东汉中叶,张道陵偕弟子到龙虎山修炼“九天神丹”。传说三年丹成,有青龙白虎绕丹鼎。龙虎山现在还有炼丹岩、濯鼎池等遗址,还曾在壁鲁洞发现《制命五岳》、《檄召万灵》及《神虎秘文》等法术之书。张道陵在龙虎山前后达30余年,从事过炼丹创道、编写道书、广招弟子和以符水为人治病等大量活动,四方从学者达千余人。

龙虎山与正一道的兴衰

从汉末第四代天师张盛始,正一道历代天师都居此地,世袭道统六十三代,沿守1900余年。他们多次得到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册封,最高时官至一品,位极人臣,形成中国文化史上传承世袭“南张北孔(夫子)”两大世家之一。龙虎山地区在道教兴盛时,先后建有十大道宫,八十一座道观,五十座道院,十个道庵,其繁荣景象可见一斑。

第四代天师张盛还归龙虎山,修治祖天师玄坛及丹灶故址,每岁以三元日登坛传箓。这一时期的龙虎山正一道处于一种隐居深山、潜心修炼,充实改造教义思想的阶段,并没有在社会上产生广泛的影响,特别是没有得到上层社会的信奉和肯定。当时道教内部有以寇谦之为首的“北天师道”和由葛洪、陆修静等创立的“南天师道”,还有魏华存夫人创立的茅山上清派,形成了龙虎山、阁皂山、茅山鼎立的局面,合称“三山”。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改良、革新教义思想,正一道教完成了由民间道教向官方道教的历史性转变,其影响从唐朝开始显露出来。唐朝皇帝推崇道教,自称为道祖老子的后裔,确立了道教的皇宗地位,在此背景下,龙虎山正一道得到了皇权的扶植。天宝七年(公元748年),唐玄宗亲自召见第十五代天师张高,命其在京师置坛传箓,赐给金印,免去天师家族的各种税赋,而且在京师专门设立了“授箓院”。唐玄宗还亲自册封张天师为“太师”,著《祖天师赞》。唐肃宗时诏降香币,建醮于龙虎山。武宗时召见二十代天师张谌“命以见官不拜”,赐金帛在山修殿宇、御书“真仙观”。公元860年,又命天师建金箓大醮,公元865年,册封祖天师“三天扶教辅玄大法师”。经过唐朝历任统治者大力扶植,龙虎山正一道迅速发展,社会影响日益扩大。

两宋以后,龙虎山正一道得到进一步发展,天师的地位有了实质性的提高。皇帝不仅命天师统领三山道教,而且还向天师询问治国之策。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真宗改龙虎山真仙观为上清观,龙虎山上清镇的名字就出自这里。大中祥符八年(1015),真宗册封二十四代天师张正随为真静先生,开皇帝为在职天师赐号之先河。此外,宋真宗还在京师为张天师设立授箓院,并赐帑银在龙虎山扩建上清观。

至北宋末年,社会危机重重,宋徽宗认为道教有济世救国之效,多次召见张继先天师,除向天师求长生不老之术外,还问及时政。徽宗赐号张继先为虚靖先生,并于1105年赐建府第。这也开了官方给天师赐建府第之先河。

南宋时,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也深受皇帝器重,理宗嘉熙三年(1239),赐张可大号观妙先生,提举三山符箓,兼御前诸宫观教门公事,主领龙翔宫。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从此,龙虎山、阁皂山、茅山三山道教皆归天师掌管,张天师成为由皇帝诰封的道教正一派领袖,天师府成为了江南道教的活动中枢。

元至明朝,正一道继续发展。宋朝末年,元世祖遣使臣王一清入龙虎山,向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密求符命。世祖建立元朝后,召见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命其主领江南道教,仍赐银印。武宗即位时,召第三十八代张与材入觐,“特授金紫光禄大夫,封留国公,赐金印”。元朝统治者对天师道的扶持几乎是代代相传,基本上每位帝皇对天师世系都有封赠。有元一代,正一道教地位显赫,受到了皇权的认可崇奉,进一步巩固了其在道教中的领导地位。入明之后,太祖朱元璋称帝之前,就曾派遣使者诣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请发上天文书,授以“天运有归”符命,以制造君权神授的舆论氛围。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授张正常正一嗣教真人,永掌天下道教事,赐银印,秩视二品,设僚佐,曰赞教,曰掌书,定为制。天师出入皆驿马车船,待遇极高。朱元璋还赐银重修天师府第,为历代天师撰写赞词。正统二年(1437)正月,明英宗赐宴第四十五代天师张懋丞,并特召圣人后裔衍圣公同宴,各赐蟒衣、朱履,进一步确定了“南张北孔”两大世家的格局。四十六代天师张元吉于成化三年(1467)所受的封号达25个字,从四十七代到五十代天师的婚娶礼仪都由皇帝主持,皇族闺秀碑许配给天师。

清朝初期至雍正年间,朝廷对正一道教仍是宠幸不替。五十二代天师张应京碑敕封为正一嗣教真人,掌天下道教事。雍正九年,还曾经赐帑银十万两,大修龙虎山宫观殿宇,购置良田赡养道众。

其后至民国年间,正一道逐渐走向衰落。清道光帝以后,取消了天师入京朝觐制度等等。

嗣汉天师府

天师府是从第四代天师开始的生活起居之所和祀神之处。原称“真仙观”,建在龙虎山脚下,天师府原系宋徽宗赵佶赐予三十代天师张继先的私宅,崇宁四年(1105)始建于上清镇关门口,元延佑六年(1319)由第三十九代天师张嗣成迁建于今址,即上清长庆坊,在今上清镇西。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赐白金15镒(360两),在今址上清镇中心重建。后又经十多次修建,现存木构建筑均为清乾隆、嘉庆和同治年间旧物。

天师府建筑工艺群,整个府第由府门、大堂、后堂、私第、书屋、花园、万法宗坛等组成,在布局和风格上保持了道教正一派神道合居的鲜明特色,是我国私家园林和道教建筑的艺术瑰宝。

龙虎山天师府“私邸门”西侧有一座万法宗坛,始建于明嘉靖五年(1526),是历代天师奉旨祀神演法之所。“万法宗坛”是道教正一派祖庭的重要标志。《道教要义问答大全》记载:“道教原有四大宗坛,龙虎山天师派为正一玄坛,茅山三茅真君派为上清法坛,阁皂山葛仙翁派为灵宝玄坛,西山许旌阳派为净明法坛。后因三山甚少传世,元时天师奉旨领江南道教事,故三山符箓均收归龙虎山天师府,乃改正一玄坛为‘万法宗坛’,至今仍之。”可见“万法宗坛”乃是道教正一派的共同宗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