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青花瓷瓷器鉴定图鉴,清代青花人物特征?

清代顺治时期:青花人物图纹饰较为常见,构图较明末简约,人物工丽潇洒,注重以场景烘托人物,绘工细腻。

以青花点划孤独的太阳是顺治时的典型风格;鱼鳞状秋草、漩涡状云朵、梅花状衣纹点缀是明末清初的典型画法,只是蕉叶纹从崇祯时器口沿的细笔勾边、筋脉留白改变为本朝的边廓双勾填色,叶片也双勾填色并留白以示筋络。

清朝青花瓷瓷器鉴定图鉴(清代青花人物特征)

清代青花龙纹瓷盘有民窑的吗?

有。官窑的瓷器前景不错的。万历虽然是五彩为最好。但青花也不逊色。比较越来越少见了。

怎样才能鉴定出明清瓷器的真伪?

方法/步骤

6/7 分步阅读

明清瓷器鉴定方法:

1、看瓷器造型: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生活习惯以及技术条件,因此生产的瓷器产品有不同的造型特点,这给我们的明清瓷器鉴定提供了重要的依据。首先要对历代器物造型有一个基本概念,掌握器形发展的总趋势,春秋战国的原始青花瓷,造型多仿青铜器,古朴刚劲;三国两晋南北朝瓷器,由粗矮向瘦高发展;唐代瓷器则浑圆饱满,显出雍容华贵的气质;宋代瓷器修长轻盈,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元代器物造型一反宋代风格,器物高大,显得厚重粗犷;明代又一反元代特点,器物造型秀丽古拙,给人以清新优美之感;清代则器形繁多,制作精巧。

2/7

2、看瓷器胎釉:

不同时代,不同窑口烧制的瓷器,由于胎釉成分和烧造条件不同,烧成的器物质地、釉色各不相同,成为我们明清瓷器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鉴别胎质主要是观察底足,无论任何时代器物,在底足边缘或口边露胎和器身缩釉处,大多可以看出胎质特色。观察釉质则一般要注意釉色、光泽以及气泡疏密等几方面特征。例如,福建建阳宋代建窑所生产的黑釉瓷器,因胎料含铁成分较多,故胎色呈紫黑,胎质坚致。而江西吉安宋代吉州窑生产的黑釉瓷器,有的器型、釉色虽与建窑相似,但因制胎所用原料不同,胎色呈米黄或黑中泛青等色,胎质粗松,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把窑口区分开来。

即使同一个时代,同一品种,只要我们仔细观察,也会发现胎釉有不同之处,例如,明代永乐、宣德时期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器,釉色白腻,釉面肥润,隐现桔皮状的凹凸感,仔细观察,釉中可见有大小不等的釉泡;而明代末年生产的青花瓷器,釉色截然不同,薄而青亮,不可同日而语。

3/7

3、看瓷器工艺:

器物成型工艺不同,装烧方法不同,烧成气氛和燃料不同,都会在陶瓷器上留下不同的特征,成为我们明清瓷器鉴定中的重要依据之一。例如,宋代定窑瓷器采用覆烧工艺,烧成的器物口沿无釉,俗称“芒口”;而宋代汝窑瓷器采用支钉支烧工艺,烧成的器物通体满釉,器底只留下极小的芝麻状支钉痕迹,这些特征,都应着重掌握。

4/7

4、看瓷器纹饰:

瓷器上的纹饰,无论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等方面,都强烈地反映着当时人们的审美观,每一时代,都有自己鲜明的风格和特点。例如,元代瓷器的纹饰,布局繁密,层次较多,少则二、三层,多则七、八层;而到了明代永乐时期,则趋于疏朗。再如,中国瓷器上装饰常用的龙纹,各个时代各有变化,不尽相同。有的叱咤风云,有的细软疲沓;有的威武雄壮,有的老态龙钟,这些,都成为我们明清瓷器鉴定时的参考因素。

5/7

5、看瓷器彩料:

瓷器上的釉彩,各时期有各时期的特色,有的虽然采用一种呈色的彩料,由于所含成分不同,或制法不同,烧成条件不同,因而呈色也就有所不同,虽然这种不同有时是极其细微的,但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其中的差异。例如,明代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器,大多采用进口青料,这种青花料含锰量较低,含铁量较高,烧成后往往会在青花上出现黑疵斑点,这种自然形成的黑斑成为宣德青花瓷器的特征之一。而清代雍正时期的仿宣器,因所用青料不同,不能完全准确地再现宣青风格,青花上的黑疵斑点是用笔触多次点染而成,只要仔细观察,就可发现人工留下的痕迹,与宣德青花自然形成的黑斑迥然不同。

6/7

6、看瓷器款识:

款识是指刻、划、印或写在陶瓷器身上的文字,表明它的时代、窑口、制作者或使用者等等,也是明清瓷器鉴定的依据之一。不同的时代,书款的方法、书体和笔法,以至书款的部位都有所不同。例如,清末民初有不少仿清代康熙官窑瓷器,器底书“大清康熙年制”款,但字体、笔法与康熙时不同,一看就知是后代仿品。因此,掌握款识特征来断代和辨伪也是相当重要的。

7/7

关于明清瓷器鉴定的相关信息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

清代乾隆青花发色有什么特征怎么鉴定真假?

青花釉里红始于元代,以钴为着色剂的青花和以铜为发色剂的釉里红两种工艺结合烧制而成。

在明代很少有青花釉里红的成功之作。康熙时期烧制成功,并有所创新。康熙青花釉里红主要是官窑瓷器。◆装饰康熙时期釉里红的烧制得到了恢复,取得了仅次于青花瓷器的卓越成就。基本上能掌握高温釉下铜红材料的发色效果,釉里红发色比明代有所提高。且呈色稳定,鲜艳明丽,纹饰精致,线条细颈清晰,与青花配合浓淡相宜,和谐悦目。◆釉色康熙早期釉里红的色调有深浓与浅淡两种,深浓者有凝厚感,浅淡者呈粉色至紫色。细笔线条的描绘细致清晰,有的清新,有的深沉。平涂绘就的釉里红三果、三鱼可达到明宣德时期的水平。这时期的青花釉里红器主要为官窑烧造,且烧造较为成功。◆器型其器型主要有盘、碗、花瓶、笔筒、高足碗、摇铃尊等。民窑青花釉里红的烧制工艺也日趋成熟。康熙青花釉里红近年在古玩市场常有出现,仿品青花浅淡、釉里红的色泽发灰黑,呈色不稳定。与康熙青花釉里红相比,色差很大。